风楼阁信息2024免费-炮约软件下载,微信400快餐,楼凤阁官方网站入口

池州文明网首页 »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» 正文

越唱越喜欢,一唱一辈子——记石台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著成

2025-02-19  

  杨著成在2025年池州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石台民歌。 
  “我要来打油,嘿嘿嘿,呦嚯,抡起那个打油锤呀……”2月6日上午,嘹亮的歌声穿过稀薄的晨雾,在石台县横渡镇鸿陵村响起,瞬间打破村子的宁静。 
  循着歌声望去,石台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、今年66岁的杨著成,正在和他的学徒一道彩排石台民歌。原来,他们收到邀请参加近期在各乡镇举办的文艺演出,正在争分夺秒地排练参演节目——石台民歌《汗水换来丰收年》。 
  石台县山川秀美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石台民歌便是其中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,它是由当地民间艺人自编自唱的一种民间歌曲。2017年,石台民歌被列入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而杨著成便是石台民歌的传承者与创新者,传唱石台民歌40余载。 
  面对镜头,杨著成难掩紧张,但是一聊到石台民歌,他就立刻打开了话匣子,讲述起他与石台民歌的故事。 
  “传统石台民歌曲调优美,包含号子、高腔、长腔等,有的高亢、有的低沉、有的欢快,歌词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景不同而随时变化,朗朗上口?!彼灯鹗窀?,杨著成难掩喜爱之情?!笆窀杼锰?。”他说,因为喜欢就跟着唱,越唱就越喜欢,这一唱就唱了一辈子。 
  杨著成自幼在石台县横渡镇鸿陵村长大,从小就对石台民歌有浓厚的兴趣?!巴宄け惭钋寮鞘窀璧谌腥?,我上小学、初中的时候,在他的带领下开始接触石台民歌?!彼匾涞溃懊康彼鹉怯蒲锏氖窀?,我就静静地坐在一旁,听得如痴如醉。” 
  时光飞逝,成年后的杨著成进入石台县原兰溪乡文化站工作?!?984年,我走上工作岗位,当时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多了一份特殊的机缘,一定要挑起让更多人了解石台民歌的重担。”杨著成深有感触地说,“以前演唱石台民歌,台下观众里三层外三层,围得水泄不通??伤孀帕餍懈枨氖⑿?,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了?!笨醋旁饶址欠驳氖窀柚鸾プ呦蚵淠钪尚闹杏科鹨还汕苛业氖姑?,立志要将这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。 
  说着,杨著成拿出珍藏的笔记本,一页页翻给记者看:“老一辈人大部分都记不清完整歌词,有的只会哼点调子,有的可能只会唱一句或一段,他们一边唱,我就一边记。收录回来后,开始对这些零散的‘碎片’进行整理、拼接,还原民歌原本的模样?!北始潜旧鲜撬嗄昀矗叽宕锸占募甘资窀杷夭?,有歌唱石台自然风光的,也有反映人民劳作生活、地方民俗风情的,每一句歌词都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。 
  笔记本的纸张早已泛黄、翻旧,可手写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。随便挑一首,杨著成张嘴就能唱。不仅收集,杨著成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作,他编创的《汗水换来丰收年》已成为石台民歌的代表曲目,一曲《山风伴你好还乡》更是将石台人民的热情好客展现得淋漓尽致。 
  寒来暑往,经年累月的学习和积累让杨著成的唱功越发精进。他唱着石台民歌,走出石台,走向省城,走进长三角,让更多人领略石台民歌的独特魅力。2018年9月,杨著成参加首届“巴城杯”长三角民歌邀请赛,凭借经典的《秋浦放排号子》获得最佳创编奖。2024年7月,杨著成被评为石台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。 
  “除了教授流传已久的石台民歌,我还会编写一些与当下政策、地方文化相关的山歌,把传统非遗和红色文化巧妙融合,这样能让更多人了解、传唱石台民歌?!痹谘钪傻囊磺灰坏髦?,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链接,经典与时代同频共振。 
  在杨著成的不懈努力下,石台民歌重焕生机,传承之路硕果累累。2023年9月,杨著成的徒弟丁霙毕业后回到石台县,成为石台县牯牛降景区的一名工作人员。业余时间,丁霙便在杨著成的指导下学习传承石台民歌?!翱吹皆嚼丛蕉嗟哪昵崛思尤氪惺窀璧亩游椋掖蛐难劾锔咝??!毖钪伤?。 
  为更好地推广石台民歌,让更多老百姓感受石台民歌魅力,杨著成全身心投入到石台民歌的编写、创作、演唱以及授徒工作中。只要县里乡里有演出机会,杨著成便会主动报名参加。2014年起,杨著成频繁走进中小学、敬老院、景区,开设民歌讲座,传唱和宣传民歌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石台民歌。 
  “文化活动的举办、民歌传承讲座和授课,有助于开启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感知,激发他们的热爱,引导他们自觉成为石台民歌的?;ふ?、传承者?!毖钪伤?,成为省级传承人以后,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,也更有责任把石台民歌传承和发扬下去。他以后还会多唱、多学、多积累、多收徒,深入乡村做好石台民歌的挖掘与保护工作,让更多年轻人接过石台民歌传承和?;さ慕恿Π?,使石台民歌久唱不衰。(潘欢欢 文/图)   

责任编辑:徐 世海

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版权所有

工作邮箱:czswmb@126.com 投稿邮箱:czswmb@126.com 电话:0566-2088568

京ICP备10031449号-2 运行管理:池州文明网

文明池州